2022年2月27日 星期日

[閱讀心得]清水的孩子

 #閱讀心得

清水的孩子/游珮芸周見信

這個假日讀這個正好
知道自己從哪裡來
才能去思索下一步要往哪裡去
這三本書(其實一套有四本)
一上市就很有話題
不只是兒文所開一波團購
這一套書也獲得一堆獎項
★2021台北書展大獎兒童及青少年獎
★2021金鼎獎兒童及少年類圖書獎
★2021國際青少年圖書館白烏鴉獎
★2021金漫獎最佳新人獎
你看看!這樣掛保證
你還不追!?
但因為太貴了
所以我的客家魂一直逼著我
左手抓住右手
買不下去
日前在圖書館看見這三本
眼睛整個發亮
直到今天才一口氣讀完
不過今天讀
也正是最好的時刻
這三本
說的是蔡焜霖的一生
我對這種傳記類的
都很沒有抵抗力阿
特別是 游佩芸老師的腳本
敘事角度的取角
都讓整本書不會過於悲苦與憤恨
繪者周見信(也是東大兒文學長)(抱大腿)
更是讓整個故事好讀易懂的關鍵人物
三本書談的是蔡焜霖的三個不同時代
他所運用的筆觸及繪製模是都不一樣
第一集 愛讀冊的少年
鉛筆描繪
再加上一點點粉色系襯出童年天真的浪漫
第二集綠島十年
則大量運用了版畫的方式
以黑灰為底呈現出那時代的悲慘命運
第三集 王子時代
則是以深紫色為底
用常見的漫畫的方式(不知那個怎麼說明)
呈現出獄後人生的踏實及成熟
這樣的故事用漫畫包裝
更可以讓孩子們輕鬆接觸
降低知識難度
也可以藉由這樣的漫畫
了解那個時代的背景
而回過頭來看這位蔡前輩
好幾個頁面
我眼淚幾乎要奪眶而出
雖然在台灣演藝那樣的電視中
常常聽聞一些政治犯的故事
火燒島在電影中歌曲中對於我們這一輩也不易外
但透過這本書我才實際[看見]
集中營般的現場
忍不住隨之揪心
而民風未開的台灣
也讓這些綠島新生在出獄後的路磕磕絆絆
充滿了挑戰
雖然在書中
愛讀書的個性 在那個時代害慘了他
但我也認為是閱讀在每一個階段接住了他
讓他在極度苦悶之際
仍能透過學習
逃避到另一個世界
擁有思想上的自由
真心推薦大家去看看這套漫畫
如果還有一點預算
也強力推薦圖書館 教室
都要來擺一套
不只是可以透過這本書認識紅葉少棒的推手蔡爺爺
更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荒謬與哀戚
(所謂的民主 就是要承認錯誤 並且勇敢的修正)
PS
出版社的影片也很好看(我一看又快要哭)

2022年2月20日 星期日

[閱讀心得]羅浮宮的貓

 #閱讀心得

羅浮宮的貓
松本大洋


從奧運的<乒乓>認識松本大洋的漫畫
本來以為他都是搞笑浮誇路線
但沒想到這一本
兼顧知識
以及人與人的情感
用貓咪串起整本書
融入奇幻
創作出「入畫者」的角色
入畫之後就如同永恆少女般
逃避到沒有煩惱的天堂
故事的背景是在羅浮宮
導覽員賽希爾
協助老警衛尋找在羅浮宮迷路的姐姐
因為相信了那疑似胡言亂語的故事
所以找到了
安托萬卡隆的愛的葬禮
隨著劇情
讓入畫者貓咪「雪子」入畫
使我們看見畫中的世界
夢幻
喜樂
猶如天堂
但走進去後得到永生
你還願意回來嗎?
感謝研究所同學推薦本書
高年級好適合閱讀啊!!
(是漫畫 大家一定愛)

[閱讀心得]畫電影的人

 #閱讀心得

畫電影的人 簡嘉誠



這封面不是我的菜
但裡面也太好看
不過就是講一個海報師父的故事
竟然還有動刀動槍的驚險刺激
以及賺人熱淚的師徒情誼啊
簡單清楚的故事線
呈現出手繪電影海報的榮景
過去的時代
努力奮鬥的人
一筆一劃展現出職人精神
這一本書
我要介紹給我美術界好友 瓦特
你們廢寢忘食的磨技術
絞盡腦汁的拼創意
值得佩服
這一本漫畫也好適合孩子們閱讀
可以藉由這樣的故事
一窺台灣電影的發展
(放假都在看漫畫)
(我愛台漫)

2022年2月19日 星期六

[閱讀心得]我們的狗 阿拉斯加

 #閱讀心得

我們的狗 阿拉斯加
是在病中的人生比較哀怨
還是家遭突襲攻擊比較可憐
是一出生就注定在谷底比較辛苦
還是從幸福摔落比較悲慘
這是這一本我讀到的
兩個主角
互看不爽
那是因為兩人的過去都是烏雲罩頂
書中的疾病
書中的輔助犬
我都很有感
結局也很可愛
原來我們極力保持形象
想要讓人覺得我們是Super man
但其實每個人都是Weird man
這一本簡單的小說
很適合在有愛無礙主題導讀
簡單也貼近孩子們的視角
狗狗好可愛
小孩應該會喜歡
(但如果可以多些精彩的警匪追逐就更好了)

[閱讀心得]大腦如何精準學習


 #閱讀心得

大腦如何精準學習
(文很長)(都是書摘)
年假期間閱讀了這本書
經過這幾天的沉澱(其實已經快要遺忘)
有些論述
開學後重回教學現場
觀察孩子後
更有不同的想法
這一本書是腦認知神經學科專家
用實證科學的角度
說明學習這回事
全書先從 腦傷的病患開始介紹大腦的可塑性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總結人類最大的能力
我會回答 -學習能力
我們不只是智人(homo sapiens)
還是教導人((homo docens)]
-P27
作者基於這樣的論述
來看學校這個機構
發現
[教育是大腦的主要加速器]-P29
既然學校是加速器
即便大家的背景不同
但學習法則
的組織是相同的
[任何老師都應尊重某些基本原則
這樣教學才會有效]-P31
作者提出的[學習的四大支柱]
*專注力
*主動參與
*錯誤回饋
*固化
光是前言
作者就已經將這本書做一個完整的介紹
而後則是一步步地細談他的論述
提及了在機械化的時代
為甚麼我們可以學得比機器好的一些關鍵
還有腦科學的實證研究告訴我們大腦式如何學習的
其中吸引我的是[共享注意]
之前在TED有看過這樣的研究
意思是孩子會因為陪伴者的語言而引起注意開始學習
(如果單只是用喇叭廣播辭彙 
則不會注意也無法進入學習的模式)
所以在幼兒時期的陪伴與對話 
其實是相當重要的
(詳見[父母語言]一書)
全書三百多頁 
前半本再談腦科學我覺得知識量好大
但後半部切入主題介紹學習的四大支柱
為人師者就比較熟悉了
他介紹了許多著名的實驗
讓我們知道注意力、主動、偵錯、固化的重要
其中主動參與對於盧梭的發現學習的反駁
讓我印象深刻
作者在書中提到:
[許多研究都發現這種教學效果幾乎等於零
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時
他們其實很難去發現某個領域的主抽象規則
他們沒有學習到任何東西
即使有也很少]-P271
他更舉例閱讀、數學、電腦科學
都需要大人明確的教學
學習效果最好(P272)
然後引用心理學家梅爾的話
[課程應該有聚焦
而不是沒有架構的探索]
但孩子們的數位能力不都是自學??
他指出[數位原住民]的神話
研究掩飾孩子們對科技的掌握
通常只有表面而已
他們處理多重作業上的能力
其實跟成人一樣
一樣的糟
瓶頸來自大腦結構的基本特性)-P275
另一個關於學習得˙迷思是[學習型態]的神話
認為有人是聽覺行有人則是動手做的MAKER
因此老師要為每一個學生設計出他最喜歡的學習模式
他說
[完全沒有任何實驗證據支持A型的孩子用A教學法會比較好]
作者主張所有人類都有著相同的學習法則-P275
而學習的第三個支柱-偵錯
在我看來
則是大大的打了快樂學習一巴掌
(應該是說 是放任學習 順著孩子隨心所欲)
作者提及
[預測-偵查錯誤-自我校正式有效學習的基礎]
-P305
[要培養孩子成長的心態
並不是告訴他們是最棒的最好的
而是指出他們每一天的進步
獎勵努力]
(這一段就是growth mindset)
因為犯錯學習的唯一方式
-312
這本書很妙
作者擔心三百多頁
大家可能讀不下去
在書末
竟然還有總結(給家長們的建議)P346
*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要利用大腦的敏感期
*豐富孩子的環境
*撤銷廢止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錯誤觀念
(因為作者認為大家的大腦的學習迴路是一樣的)
*留意孩子的注意力
*使孩子主動好奇 參與和˙自動化
*每個上學日都是快樂天
*鼓勵努力下功夫
*幫助學生加深他們的思考
*設定清晰的學習目標
*接受並改正他們的錯誤
*規律的練習
*讓學生睡覺
最後一項真是戳中我心
張大吉先生是一個很能睡也很愛睡的孩兒
我真心相信
醒著時大腦胡亂放電
睡眠就是腦傷最好的修復時間
作者最後還用畫線的句子再次提醒所有家長及老師
[完全投入]
[參與討論
[從錯誤中學習]
[每天練習]
[利用睡眠]
-P350
這本書知識量大
將腦科學結合教學理論
我認為是熱愛教心(教育心理學)的所有好朋友們
必讀之書
(但前半本腦知識部分 
我真的覺得LODING太大)
PS翻譯者常常會在書中神來一筆
是洪老師的特色^^
但讀來其實有點困擾

[閱讀心得]夜巡貓

 #閱讀心得

夜巡貓 深谷薰







連這種八格漫畫都能看到哭
也只有夜巡貓有這本事
每一回的故事只有八格
而且第一格幾乎都是一貫的[有人在哭嗎]
剩下的六七格
說的都是各式各樣的落淚
夜裡的人們
會為了什麼哭泣呢
不是那種生老病死苦的哀痛
而是生活中 
那種阿砸 那種無力感的眼淚
深谷薰
用貓咪說著人與人的故事
每一種眼淚
都是一個故事
用少少的格子
訴說大家心頭軟肋
很好看
目前看第一集
就忍不住想要購買了
自己看很感動
孩子則是可以讀出趣味^^
連我這個不是貓奴的人兒都被收服了
大家快去找來看啊!

2022年2月12日 星期六

[閱讀心得]地窖裡的男孩

 #閱讀心得

地窖裡的男孩/凱薩琳馬歇
在一點都沒有期待的情形下
我還是看到落淚了
生命的意義
對於某些人
也太沉重了!
一如我們想像的逃難者的生活窘境
但除了悲慘
這些難民們的故事
是否有另一種續寫方式?
這本書試著用十三歲美國男孩的視角
來看這個故事
用接近無知的心理狀態
再加上一些對於現況的厭世無奈
讓兩個男孩相遇
一個天真地想要試探
一個無奈的不想多言
這本書是從海上開始
第一章就注定了這場逃亡
是不被祝福的
不論是落海的爸爸
或是被留下來的阿罕
噙著淚奔逃
逃往所謂自由的國度
是阿罕的命運
而在這樣跑著跑著
躲避人口販子及警察的日子裡
轉進了馬克斯家中的地窖
生命的缺口開始透出了光
而馬克斯
這個從美國隨父母來比利時工作的男孩
在抱怨與不適的生活中
巧遇彼此
這樣的安排是好的
兩個不同背景的孩子
同樣的孤單
也一樣的勇敢
兩人四目交接眼神交流的那一個MOMENT
就是人性真誠的考驗
畢竟包庇者與告密者 往往只是一線之隔
還好
讓整個故事慢慢地朝好的方向發展
馬克斯不只是協助藏匿了阿罕
更想盡辦法讓他有機會去學校學習
(還一上上了兩個月)
在布魯塞爾遭受恐怖攻擊的當下
更陪著阿罕繼續奔逃
只因為
關於正義
很多事情
孩子們了然於心
但成人掌握的世界
卻有太多的利益考量
以及法治約束
在協助阿罕的過程中
馬克斯不只是有了伙伴情誼
更有種 幹大事的我能感
對馬克斯而言
單純的活著
就是他們最重要而且可以為此挺身而出勇敢捍衛的基本人權
而在阿罕身上
作者花了好多篇幅書寫他窩居在地下室
猶如驚弓之鳥的緊張
還有他面對死亡沉痛的呼喊
我為此數度落淚
特別是烏克蘭跟俄羅斯氣氛緊張的這個時刻
孩子
只是想要單純的活著阿!
阿罕在走投無路之際
對生命 真主 有著沉痛的乎告
讓我重新回想起[活出意義來]這一本書
如果說 
生命總是會被死亡接管
那麼活在這世上的每一刻
我們又要寫下什麼樣的自己?
阿罕生命的苦難
又要為他帶來什麼樣的意義?
還好這樣的書
讓我們看見這些鎂光燈不容易照到的角落
也佩服人權組織總是為他們奔走
那天妹妹問我
為甚麼要有戰爭
我說 
就像是你跟哥哥都會搶東西一樣
大家看到好的資源好的土地
就想要去搶過來
她說
可是你們不是已經長大嗎?
應該比較懂事吧!
我竟一時啞口
謝謝這一本書
也願這個世界的孩子
都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長大

2022年2月6日 星期日

[閱讀心得]墓園裡的男孩/尼爾蓋曼

 #閱讀心得


墓園裡的男孩/尼爾蓋曼 在幻想文學這堂課認識尼爾蓋曼 <好預兆>這本書讓我讀到眼睛發亮 內容知識量大卻又能保持幽默趣味 讀起來真是過癮至極 (美國眾神我也買了正在排隊中) 而這一本<墓園裡的男孩> 沒有上述兩本那麼複雜 故事線比較單純 但也是環環相扣 節奏緊湊 才開始的第一面 就是一個暗殺的現場 但場面沒有大家想的哀戚 因為小男孩雖是一個甫會走路的嬰兒 卻是一個可個狂奔 一口氣爬上山丘(墓園) 連殺手都追不上的畫面 讓我想到了寶貝老闆的那個包尿布的小子 小男孩就這樣逃過一劫 更有趣的是 他成了鬼魂收養的孩子
還有一個神通廣大非人亦非鬼的監護人塞拉

一個小孩怎麼在墓園長大?
吃甚麼喝甚麼?書中也有簡單敘述
不過~在幻想小說中
那些其實不是重點
重點是
小男孩如何好好學習
成天點墓碑也不是辦法
也無法認識真正的世界

就在小男孩慢慢長出自我時
他要求要去學校上學
(然後就成了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兒?!?!)

不過出門這一趟
也讓自己的行蹤曝光
劇情開始充滿了詭譎

有趣的是
在這本書中的鬼怪 多半善良且無害
反而是真實世界 霸凌 欺騙 貪婪
讓小男孩吃進了苦頭

從一開始就埋下的追殺梗
貫穿了整本書
在最後更有精采的追殺戲碼

真是一本精采有趣又好看的書
用這一本
為年下畫下句點
真棒!

(開學要帶去給小孩看)
(怎麼可以只認識jk羅琳不認識尼爾蓋曼?)

2022年2月5日 星期六

[閱讀心得] 瑪蒂達/羅德達爾





 瑪蒂達/羅德達爾

(張子樟翻譯)
年節期間
想要挑一本簡單好讀
好笑
又能讓人有不同想法
羅德達爾總是不會讓讀者失望
這一本書
幽默有趣
絕不是她的重點
小瑪蒂達對於大人的觀察
那些偏差的價值觀以及濫用權威
羅德達爾刻意放大成人的荒謬
讓孩子思考這個真實的世界
這本書另一個讓我留意到的地方是瑪蒂達的書單
身為一個愛說教的圖書教師
總是想要在日常中塞入好多的書
讓孩子「不知不覺」認識這些書
但我手法有時過於拙劣
小孩都翻白眼了(笑)
所以我對於這種
把書單用巧妙的方式引介給孩子們的書
都會讓我眼睛發亮
這本書中光是露出書名
就有不少經典
狄更斯的少爺返鄉 孤雛淚 遠大前程
夏綠蒂的簡愛
哈代的戴斯姑娘
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
瑪麗瑋柏的到地球
吉卜林的小吉姆的追尋 原來如此的故事
威爾斯的隱形人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
史坦貝克的憤怒的葡萄
格雷安葛林的布萊登棒棒糖
歐威爾的動物農莊
還有秘密花園
獅子 女巫 魔衣櫥
小小瑪蒂達的書單
其實也是羅德達爾私心認為
小孩們該閱讀的經典
這些 有些我也沒看過
應該要一本本找來讀讀
最後用瑪蒂達與哈妮小姐的對話提醒自己∼∼∼
「你認為所有的童書都應該具有趣味性嗎?」
哈妮小姐問
「沒錯」瑪蒂達說
「 小孩子不像大人那樣嚴肅
小孩子喜歡歡笑」p103
走上兒童文學這條路
我們都該思考
兒童文學的定義與核心
在文學價值與童心趣味中
找到平衡
畢竟
小孩的眼睛一如瑪蒂達一般雪亮
羅德達爾每一本都好好看
(這一本的原文我竟然看得懂
給自己拍拍手)

[閱讀心得]科學媽媽和孩子們的生活探險/何莉芳

 #閱讀心得

科學媽媽和孩子們的生活探險/何莉芳
市面上動手玩科學的書籍
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鉅細靡遺的陳述實驗步驟以及實驗結果
即便是圖文並茂
但讀著讀著仍覺得不知道少了些甚麼
恩......
是好奇
以及引導的方式
特別是強調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下
我們需要的不是自然實驗的樣板
而是面對孩子千奇百怪的提問時
我們可以如何引導
又如何在生活的觀察中
給孩子一點點科學的素養?
而在生活中
我在面對自家大吉大莉的惡搞時
又該如何讓他們對科學有更多的好奇
(以及適切的指引 才不會把廚房燒了)
這一本書
是作者帶著三個孩子一起動手玩科學的歷程
身為一個自然老師媽媽
廚房裡 生活中 戶外觀察
處處都是科學
隨時都可以來場有趣的自然課啊!
雖然這本書多用文字敘述
少了科學實驗王那樣的搞笑圖畫
但文ˋ中多的是孩子們的對話
自然媽媽這個角色則是協助與提問
很適合孩子們自己閱讀
簡單有趣材料好找的小實驗
也很適合親子在家動手做做看
(書中的乒乓球回春術
不只是我小時候很愛玩
連大吉也很喜歡把壓扁的桌球帶回家泡澡^^)
(打木瓜牛奶的實驗 也是我家常見的對話)
要教養出一個科學家很不容易
但要讓一個孩子喜歡科學卻不難
這一本很適合非自然背景的爸爸媽媽來閱讀
高年級孩兒們也好適合來看一看
這本書不會告訴你答案
因為~~
動手做做看
才會感受到科學的實驗的樂趣啊!!
~~~~~~~~~~~~~~~~
後記
我是文組的
是因為理科爆爛
即使自己對於生態 觀察 操作 好有興趣
但因為高中時期的普數普化
讓我屢屢淚灑課堂
選擇文組
是逃避
也是不得不的一個選項
十多年前的一個契機
我參加了自然領域召集人的研習
老師帶著我們以及參與的孩子們
一起玩發泡錠
用觀察 品嘗
來一場廚房裡的科學實驗
那一刻我才發現科學不難
動手做生活化才更能讓孩子看見科學的樂趣
一轉眼
當時一起參與課程的孩兒已經大學畢業
(我小一班級的孩子)
這十多年前的研習現場
我至今難忘
偷偷追了老師的部落格幾年
直到有一天
我在鋪浪的現場
同桌吃飯的機緣下
瞄見熟悉的名字
天啊!!!!!我心中的科學女神
就在我身邊
我顧不得大家一片杯盤狼藉
好認真地抓著老師示愛
我想那一刻
一定也嚇了一跳
我真心覺得
一個老師的影響力
不只是在課堂之中影響自己的孩子
更能在一些機緣下
啟發好多好多的老師
影響更多的孩子
莉芳老師就是這樣在自然領域中
用熱情投入每一場教學
用閃亮亮的雙眼
讓孩子看見自然好好玩
也讓我再當自然老師的那些年
可以無懼且勇敢的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