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閱讀心得]廢墟少年-報導者

#閱讀心得
廢墟少年

報導者個作品總是這樣
像是掀開了遮羞布一般
讓你看見真實的醜陋
也在文字間
看見人性的美好以及生命的力量

這一本
說著台灣二萬多個失親失怙從家庭逃出的孩子的故事
是我曾想像過但始終從未掛在心上的一群孩子

看過了一些
關於貧窮關於階級的故事
我們對於這些孩子在學校的難以適應
歸類為家庭不利
歸類為生性調皮

用盡方式補救輔導仍未見成效後
孩子就會被我們[放置](放生)
然後彼此乞求安然無事的送出校門互道再見
(老師內心也很為難啊!)

我們深知
要拉起一個孩子
絕對不是一人之力能做到


總是要有那一人
才能激起眾人之力啊!

在這一本書中
我看見了我十多前前東大特教的 曾世杰 老師
與老師只有一門課的相遇
但是對於老師事必躬親的態度
以及當時對於台東地區課輔的投入
在當時我就印象深刻

十幾年過去
老師仍蹲點現場
為台東的每一個孩子努力著

而這一篇觸及到學校對於這些非行少年的態度
也讓我忍不住一度落淚

來自中壢的許老師
長期以來超義務的在台東陪伴家庭失能的孩子
也見證了
只要投注長時間的關愛與陪伴
孩子也能站起來


我們又能期待多少這樣的老師
捫心自問
自己也難做到

書中一句
[如果教育是一張編織綿密的大網
網上的破洞是從哪裡開始的?]
戳中心中痛點

孩子在長大成人的一路上
一棒接一棒
如果家庭失能學習不利
錯過了早期教育、社福單位
那肩負國民教育第一棒的小學
我們又做了什麼

輔導室、專輔老師
又能發揮什麼樣的功用
可以接住這些往下墜落的孩子?

蘇文鈺老師給這些輔導老師的KPI也讓我印象深刻
1有趣好玩的課程
2讓孩子吃飽
孩子才不會逃走

當我們的孩子活下去已是生活難題
學習要如何發生!?

所以翻轉是必要的
三不五時供給食物 也是必須^_^
(雖然我不愛圖書館大撒幣的給糖
但小小館員還是會跟圖書館的小志工們
以及幫忙的孩子們分享我自己的點心)
(只是...常常都是蘇打餅就是了><)

今天在龍潭街上
看見了小學階段令人傷神的圖書館男孩
匆匆一瞥
他可能認不出素顏的我
而我卻已經認出他

看他一家人坐在一起
看他長得又高又壯
至少
活了下來 也活得平順
家人能圍一桌
至少還有愛

對應到書中那些在生活中打滾的少年們
這樣就已足以

(我真要感謝我的爸媽
在我成長的一路上沒有讓我
餓著一餐 少穿一件 甚至還能學些才藝
在這樣的關愛下
我才能長成這樣的我)

這本書我要推薦給 Ming-Ta Chiang 李靜芬
感覺你們會喜歡!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筆記型電腦、螢幕和室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